滴泪的花季

     王小丽,女,1983年出生,因犯故意杀人罪,200010月被XXX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。残缺的家庭,缺失的关爱,一夜之间使她由一个天真烂漫的活泼女孩变成了社会的罪人。面对记者的采访,她哽咽地说:“从小到大我流过许多泪,但能够刻骨铭心的只有三次”。听着她如泣如诉的话语,我们开始走进了她的内心世界,与她进行了推心置腹的思想交流。

1、愤恨的眼泪

王小丽出生在黑龙江省的一个农村,七岁时父母离异后,她便与父亲相依为命。在那充满艰辛和泪水的日子里,是父亲给了她无微不至的关怀,给了她一个虽然残缺但确是温暖的家。王小丽始终恨自己的母亲,不明白她为什么那么狠心,为了另一个男人就毅然决然地抛夫弃子、远走它乡了。

父母离异无疑在她幼小的心灵里投下了一层阴影,这层阴影似“黑云压顶”久久挥之不去。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,一想起她母亲离家时的那一幕,她的心就隐隐作痛。

“在我母亲走的那一天,我父亲喝了很多酒,他流着泪恳求母亲留下来。可她对于父亲的苦苦规劝始终听不进去,有时昂起高傲的头与他大吵大闹。看到母亲真的要走,我赶紧抱住她的腿不想让她走,但母亲用力把我甩在地上,只感觉我的头磕在炕沿上,很快就鼓起一个很大的包,而她就象没事似的,理都没有理我撕心裂肺似的哭喊,她头也不回地走了,永远地离开了这个家,不久便重嫁了人家并生下两个女儿。当时我是疼在头上,可感觉心更痛”。由于年龄太小的缘故,她虽然对大人的事情一时还看不懂,但她一直在想,她母亲到底是不是她的亲生母亲,为什么一个亲生母亲会对自己的女儿那么绝情!母亲走后的一段时间里,父亲一下子显得衰老了许多,整日借酒浇愁,地里的活家里的事也都全然不顾。王小丽心疼父亲,但又无力帮助他,只能陪着父亲一起难过。

父母离异时,王小丽正上小学一年级,平时爱说爱笑的她受家庭变故的影响,一下字沉默了许多。下课放学后,总是爱一个人躲在僻静处,默默地想,默默地流泪。从此,她对同学变得十分敏感和猜疑,只要有人在背后说悄悄话,她就马上会想到他们在说她,心里也随之产生了怨恨。在自我封闭的内心世界里,她感觉每个同学的家都比她的好,每个同学又都瞧不起她。从此,她没有了要好的同学或朋友,自身性格也变得自卑、偏激,易怒,遇事爱钻牛犄角等等。一旦班上的男女同学惹着她,她总要想办法报复。记得小学四年级的时候,和她同桌的男生曾当着同学的面,骂她是没妈的孩子。为教训这个男生,她在三天后的一个晚上终于堵住了他,骑在身上狠狠地教训了他一顿。穷人的孩子早当家,王小丽懂事早,人也长得高大,她比同班的男生还要高出半头。

2、伤心的眼泪

1997年夏天对王小丽来说是一个不平静的夏天,她的父亲酒后和邻居发生口角,一气之下用杀猪刀刺死了平时没有任何恩怨的邻居,结果被判死刑,缓期执行。父亲出事后,她感觉天要塌下来似的,同时也觉得命运对自己太不公平了。母亲离她而去,疼爱她的父亲又被关进了监狱,她几乎没有生活下去的勇气。从此,她不敢再踏进学校的大门,害怕同班同学嘲笑她,甚至在出事后的一个月时间里,把自己关进屋子里,过着与事隔绝的生活,她更加变得沉默寡言了。期间她也曾想到过死,但她舍不得蹲在大牢里的父亲,即便死也要亲眼看一看可怜他。

父亲被关押在黑龙江的泰来监狱,距他居住的哪个地方有几百公里的路程。为了实现去看望父亲的夙愿,第一次是饿着肚子去看父亲的,她用节省下来的钱给他买了一包饼干。看到满怀愧疚、泪流满面的父亲,王小丽暗暗发誓,一定要混出个人样来回报疼爱她的父亲。为此,她没有再回老家,而是留在关押离爸爸那个监狱不远的姨妈家。王小丽不愿离开这里,是因为看父亲比较方便一些,另一方面是她比较记恨的母亲也住在这里。考虑到以前欠王小丽的实在太多,已为人母的生母便把孤苦伶仃的她接到了身边,她想多给女儿一点爱,以弥补一个母亲的感情欠缺。面对母亲的善举,王小丽内心一点也不领情,她不愿接受母亲的爱,并一直嫉恨她,觉得父亲的今天完全是母亲造成的。为此,王小丽每花母亲一分钱都用心记着,她有钱时一定要还给母亲。在姨妈的帮助下,王小丽在一家酒店当上了服务员,第一个月开了三百元工资,除一部分用于父亲外,其余全都交给了母亲,她是用来偿还母亲的账,她不知母亲接过钱后会作何感想。在酒店里工作不到两个月,为了多争点钱能常去看望父亲,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教唆下,不满十四周岁的她当上了卖淫女。

她实在是太小了,自从失去家庭的呵护,失去正常的教育,没有一点社会经验的她就这样一步步地放纵自我,在社会这个大染缸中出卖肉体,出卖灵魂。从此,她学会了抽烟、喝酒,学会了和嫖客讨价还价,在醉生梦死中寻找着所谓的快乐和刺激。

3、悔恨的眼泪

    说起悔恨的眼泪,自然要从她不甚交友开始。王小丽在“欢乐场”结识了一个女朋友,她叫翠翠,比自己大两岁,和她母亲是邻居。也许是从城市长大的缘故,翠翠脑袋很好使,嘴也很甜。王小丽的处境她很同情,也很理解,对她在外当“三陪女”的事更是一清二楚。为此,翠翠曾向王小丽发过誓,一定不会向外人和她家人泄露这一点。面对翠翠的友善之举,王小丽既把她当成了好朋友,也把她当成了无话不谈的好知己。

翠翠是一个辍学生,很早便在一家商场帮人卖服装。她善于交际,各种朋友很多,她们经常聚在一起山吃海喝,有时王小丽也被邀请在一起喝酒。涉世未深的王小丽面对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,她很感激翠翠为她介绍这么多好朋友,尤其他(她)们都是生意人。王小丽在翠翠朋友的眼中,是一个作风正派的好女孩,她也竭力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好女孩形象,她害怕别人知道自己所从事的职业,怕别人因此而瞧不起她,她的虚荣心和自尊心使她必须严守这个秘密。

翠翠有个在社会上混的男同学,她有意穿针引线,让王小丽与他接触。在一次酒会上,翠翠当着大家的面,说她的这位男同学还是处男,今晚就交给王小丽了。王小丽听后心里很不好受,她觉得自己简直遭到了奇耻大辱,她也觉得曾包装得很严的伪装正被人一点点地撕破。在翠翠商量让她陪他睡觉时,她气急之下大骂了翠翠,结果翠翠借着酒劲打了她一个嘴巴,并把她一些“见不得人的事情”都数落出来。最让她接受不了的是,翠翠说出“她一个卖淫女,装什么清纯”之类的话,使王小丽的自尊心遭到极大伤害。为此,她恨透了翠翠,有时恨得咬牙切齿。

三天后,翠翠来找她赔礼道歉,说她当晚喝多了,请求王小丽原谅,表面上说得真真切切,表现出非常诚恳的悔改样子。王小丽嘴上说过去的就过去了,可心里却始终耿耿于怀。以她的性格绝不会咽不下这口气,也不会轻易原谅有过失于她的人的。报复的心理暂时埋在她的心底,待时机成熟后再新帐老帐一起算。

    2000年,王小丽已经十六岁了,十六岁的她身高已经长到了近一米七。由于自身发育很好,从外表看她比实际年龄要大许多。至此,她从事三陪这一行业已经两年多了。在这期间,她对自己出卖花季,出卖肉体,甚至献出自尊的种种行为从不后悔,有时还为自己能早早地自食其力,能给父亲带来安慰并能与她讨厌的母亲相抗衡而沾沾自喜。

其实,这个时候的王小丽已经麻木了,为了金钱她可以陪男人睡觉,为了排解空虚寂寞她可以与烟酒为伴,她已经没有了正常的思想,没有了廉耻心,她已习惯于目前所从事的职业,觉得她做的这一切正常得不能再正常,有买才有卖嘛!她逐渐适应了那种肮脏环境,倘若给她换一个重新做人的好环境,她会感觉很无聊。就象人吸大烟似的,她需要那种刺激,需要那种醉生梦死的环境。

面对王小丽的变化和所作所为,她的母亲难道对她的现状真不知道吗?事实上,知女莫如母,她的母亲很清楚女儿在干什么,但她从不过问或干涉什么,有时甚至为女儿能从事这种财源滚滚的职业而暗暗高兴。况且女儿能大把大把地赚钱,自然减轻了她的经济负担,所以经常是睁一眼闭一眼。当然,无论王小丽怎么嫉恨她的母亲,当母亲生病或者玩麻将缺钱时,她都会拿出钱来资助母亲。正是在这样的不良环境下,使王小丽难以自拔,一步步向深渊走去。

    2000年初春的一个傍晚,翠翠急急忙忙来到王小丽上班的酒店,把她拉到无人处,说出了自己的难言之隐。原来,翠翠怀孕了,她找王小丽的目的是想借钱,因为去医院做流产缺钱。王小丽当时犹豫了,翠翠需要的二千多元钱她能拿得出,但这笔钱是准备去看父亲的,不借又觉得说不出口。思量再三她说出了心里话,翠翠表示不出十天就能还上她的钱。

翠翠做流产是王小丽陪着去的,所有花销也是王小丽出的,之后她耐心等待着翠翠把钱还给她。一个月过去了,两个月又过去了,翠翠始终没有露面,王小丽给她打过几次电话,都被她找理由搪塞了,最后她的电话甚至不接了。四个月后的一天,翠翠带着两个男朋友出现了,见面后她只字不提还钱的事。碍于她的朋友在场,王小丽也不好发问。当时他们一起去酒店喝了酒,喝得很晚,最后是王小丽结的款。

酒店离她们两家不远,离开酒店后,她俩步行往家走,乘着夏日晚风,乘着朦胧酒意,她们边走边唠。翠翠主动说到了欠钱的事,她说暂时还不了钱,还说最近遇到了难题急需一些钱,求王小丽再帮帮她。

王小丽心中顿时燃起了怒火,她认为翠翠一直在骗她,所说的所有话都是谎言,这样一想便勾起了许多旧事,一幕幕令她反感生厌。从这一刻起,她厌恶翠翠几乎到了极点,她想到与翠翠在一起,自己总是被骗被耍,而且翠翠从来也没把她当成好朋友,如果能早点摆脱翠翠,省去这些麻烦就好了。突然,她的心里闪过一个罪恶的念头,就是要立刻除掉翠翠,她不想以后再见到一直骗她,给她添了不少麻烦的翠翠。

    夜已经很深了,街上难见行人的踪影。王小丽和翠翠在文化宫门前的台阶上坐下来,翠翠还在滔滔不绝地讲着她的见闻,王小丽耐心地听着,心里盘算着将要实施的杀人计划。这时,翠翠没烟了,王小丽的烟也抽没了。于是,翠翠起身去远处亮着灯的一个小卖店买烟,王小丽趁这个机会偷偷解下脚上旅游鞋的鞋带。翠翠回来后坐下,刚要点烟,已悄悄站到她身后的王小丽,将鞋带狠狠地勒进她的脖颈,比王小丽矮小、力气也很小的翠翠没有任何挣扎反抗,像一堆泥似的瘫了下去。王小丽怕翠翠不死,又把鞋带在翠翠的脖子上系个死扣。做完这些,她才觉得万无一失,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。就这样,一个年仅十六岁的花季女孩,亲手断送了另一个花季女孩的生命,而令她产生如此歹毒之心的原因,竟是她心里萌生的厌烦情绪,可恨!可悲!在荧屏上,一幕悲剧的诞生,往往是编剧或导演刻意追求的结果;然而,发生在生活中的一幕幕悲剧生,难道也是一个人所刻意追求的吗?王小丽是在泰来监狱被抓获的,她想见父亲最后一面,警察呀早早等在了那里,她的见父心愿最终没有实现。

    王小丽从堕落到犯罪杀人,这些变化不是偶然的,看一下她的人生经历,不难看出,导致她实施犯罪的真正动因,或者促使她思想发生潜移默化变化的因素究竟是什么?这其中,父母的离异使她失去了家庭的温暖,失去了应该拥有的美好童年,从此她逐渐滋生了自卑,偏激,自惭形秽等不可理喻的非正常心态。正是这种心态的变化,最终使她犯了罪,受到了法律的制裁,但那不正常的家庭是否也应该承担些什么?!

    在黑龙江女子监狱进行采访时,王小丽的表情很痛苦,很伤心,既为她的罪过也为她的家庭。当告知采访的目的是要写一部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书时,她显得有些激动,眼含悔恨的泪说:“不要只写给未成年人看,应该让那些父母也看一看,让他们知道有多少未成年人犯罪是因家庭的因素造成的”。那些为人父母者,为什么不慎重对待自己的离婚或再婚,尤其要想到这种行为对自己孩子所造成的心理伤害。   

    一个孩子在成长中的好与坏,父母有责任,老师有责任,社会也有责任。在这众多的责任中,父母的责任应该占主导地位。如果王小丽的父母不离异,这个家庭或许会很完美,她的生命轨迹也许不会象今天这样。在这里,我们奉劝那些天下的父母亲,你们因爱而结为夫妻,也一定要珍惜你们之间的感情,珍惜来之不易的家庭,珍惜自己的骨肉,且莫因自己的放纵或不负责任而贻害儿女的一生,也且莫因你们的放任自流而给社会或家庭埋下祸根。王小丽虽然后悔莫及,虽然一切已为时过晚。她为此而悔恨,但悔恨自责的只有她一个人吗?

 

发表时间:2013/7/7   关闭窗口